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手機選單
:::

警政知識專區

    有關競選活動期間出現之「黑函」,法律規範與判例? 列印
      資料更新時間:110-11-15 11:16

    (一)所謂「黑函」基本上係指讓收到的人心生恐懼、害怕或不利於當事人或以不實之內容投函攻訐異己之信件,類似此類之函件統稱為「黑函」。
    (二)有關競選活動期間出現之「黑函」相關法律規範
    1、中華民國刑法第310條(誹謗罪)
    意圖散布於眾,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,為誹謗罪,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5百元以下罰金。散布文字、圖畫犯前項之罪者,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1千元以下罰金。對於所誹謗之事,能證明其為真實者,不罰。但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,不在此限。
    2、中華民國刑法第314條(告訴乃論)
    本章(妨害名譽及信用罪)之罪,須告訴乃論。
    3、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104條
    意圖使候選人當選或不當選,以文字、圖畫、錄音、錄影、演講或他法,散布謠言或傳播不實之事,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,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    (三)相關解釋、判例
    1、刑法第310第3項前段以對誹謗之事,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,係針對言論內容與事實相符者之保障,並藉以限定刑罰權之範圍,非謂指摘或傳述誹謗事項之行為人,必須自行證明其言論內容確屬真實,始能免於刑責。惟行為人雖不能證明言論內容為真實,但依其所提證據資料,認為行為人有相當理由確信其為真實者,即不能以誹謗罪之刑責相繩(釋字第509號解釋文參照)。
    2、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92條(現行條文第104條)之意圖使候選人當選或不當選罪,係以行為人在主觀上有使候選人當選或不當選之犯意,在客觀上有以文字、圖畫、錄音、錄影、演講或他法,散布謠言或傳播不實之事,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,為構成要件。所謂「謠言」或「不實之事」,係指該「捏造之語」或「虛構之事」,其內容出於故意虛捏者而言,倘有合理之懷疑,致誤認有此事實而為散布或傳播時,因欠缺犯罪之故意,仍不成立本罪(最高法院92年台上字第7413號參照)。

    類別:[保安類]
    :::
    ▲開啟 ▼關閉